header
  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 普法资讯 > 普法动态

以“三点”促“六联”推动“警法网”融合走深走实

日期:2022-11-22  来源:

  

河失镇下辖3个社区、16个行政村,414个村民小组,总人口约5.4万人,总面积64.41平方公里,共划分61个网格。今年以来,河失镇在市委政法委、市公安局、市司法局等部门的关心指导下,坚持党建引领,深度聚焦“警网”融合和“警法”融合,以找准“落脚点”“结合点”“突破点”,努力探索推进“警法网”融合,致力实现“信息联通、纠纷联调、风险联控、治安联防、法治联宣、服务联动”六联工作机制。

  1. 找准“落脚点”,以基础建设助力“警法网”融合

    一是夯基固本强硬件。以示范网格建设为抓手,以网格党支部为保障,全面提升网格服务站和警网融合工作站规范化、标准化建设水平,尝试通过“泰治理”、警务通、矫务通、调解小助手等线上平台实现重点对象管理、矛盾隐患核查的资源共享、信息联通。二是合理配置优布局。整合河失司法所、法律服务所和人民法庭资源,选派6名司法行政干警、19名村(社区)法律顾问、19名人民调解员进驻警格和网格,充实网格服务站和平安前哨工作站力量,为群众提供便民服务和法律咨询。三是建强队伍聚合力。将“村居法律明白人”培育工作与网格社会化治理相结合,积极培育“网格法律明白人”,提高村居网格长(员)整体法律水平,为“警法网融合”提供人力支持和智力支撑。

  2. 找准“结合点”,以业务联动助力“警法网”融合

    一是打造纠纷联调“快通道”。镇级层面规范设立驻派出所人民调解工作室,选聘民警、辅警担任人民调解员,选优专职调解员入驻值班。村居层面依托网格服务站,常态化开展好“知理立评”微矛盾化解每周三固定“听诉日”活动,了解社情民意,第一时间协调化解矛盾纠纷和非诉讼案件,提升矛盾纠纷化解率,减少诉讼案件发生率,实现纠纷联调。(今年以来,去各级上访率同比下降超30%,矛盾纠纷成功调处率同比提升65%。)二是打好隐患排查“协同战”。组建警网巡防队伍,联合开展重点场所、重要路段、涉危企业常态化治安巡防,实现治安联防。组建社区矫正、安置帮教、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等特殊人群综合管理小组,派出所、司法所定期通报管控情况,并在重点时段、重点环节开展联合集中点验、联合查访、应急处置等工作,及时发现不稳定苗头和倾向性问题隐患,第一时间上报,第一时间处置,实现人员联管、风险联控。三是打出为民服务“组合拳”。针对辖区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,深入村居、学校、企业等单位,联合开展“河”你说法、法治文艺演出等形式多样、群众喜闻乐见的法制宣传活动,实现法治联宣。开展上门办证、送证上门,提供帮办代办等服务。设立驻警法网单位法律援助联络点、明确联络员,建立法律援助工作对接机制,为“病残孤老幼”等困难群体开通法律援助“绿色通道”,实现服务联动。

    三、找准“突破点”,以机制相融助力“警法网”融合

    一是共建联络机制。加强日常工作联系,明确联络员,畅通信息交流渠道。遇有重大疑难纠纷和危及社会稳定的突发事件网格员及时与派出所、司法所、法律服务所以及人民法庭沟通,确保第一时间联动,第一时间上报、第一时间处置,推动“六联工作机制”发挥实效。二是共享数字红利。灵活运用“泰治理”App、“苏解纷”小程序、人民调解小助手、网格微信服务群等平台,打破空间距离壁垒,实现“警法网”融合有机衔接、数据互通、资源共享。三是共创工作成果。发挥警网融合工作站在网格化管理、智能化治理中的优势,及时研判,总结经验,优化措施,打造特色鲜明的成果品牌,以“警法网”融合助力社会治理高质量。